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三卷 风雨江南 赈饥民老妪输粟米 设内应骁将擒寇贼

第三卷 风雨江南 赈饥民老妪输粟米 设内应骁将擒寇贼

百姓看看?”

洪承畴点头道:“百姓向着朝廷的心多了,从贼之心自然就少了。眼下是难一些,再捱些日子,等收了新麦,难关差不多算是度过了。这是我草拟的请粮折子,你看看吧!”他从怀里取出折子,递到杜文焕面前。

杜文焕双手接过,展开拜读,赞佩道:“洪军门,您可真是胆大,上任伊始,先是为杨鹤喊冤求情,那折子还没音讯,接着伸手要饷银二十万,还想明年截留陕西税银二十万。当年的袁崇焕也没有这等口气。您说说,这天下的总督也不在少数,还有比您胆儿大的么?皇上能准?”

洪承畴呵呵一笑,说道:“你是说本军门忒张狂了?不张狂不行呀!前面的杨修龄就是前车之鉴呐!抚局之败,就败在没银子安置流贼,以致旋抚旋叛啊!三边总督不可谓不位高权重,可眼下内少及时之饷,外乏应手之援,若非亟增大兵,措大饷,为一劳永逸之计,恐官军奔于东,而贼驰于西,糜饷劳师,成了长年难了之局。那我这个总督就当到头了。”

杜文焕平日只知上阵提刀冲杀,哪里体会过这些道理?一时听得心惊肉跳,合掌道:“但愿皇上能体味大人这番苦心,准了这折子。”

“给得多,要得也多呀!我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了,天下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若有丝毫大意,便脱不了灭顶之灾呀!”洪承畴垂下眼睑,犹如老僧入定一般,调息了片刻,睁开两眼,拱手道:“皇恩高厚,惟有鞠躬尽瘁,早日荡平贼寇,才好上慰圣心啊!”

“文焕愿追随大人,誓死杀贼!”

“好,好!”洪承畴嘉许一番,才说:“如今陕西境内只剩下一个王嘉胤,盘踞在陕西、山西交界的府谷、河曲一带,大军征剿,逼得急了,他逃入山西焚掠;官兵一退,他又攻抢延安、庆阳等地,当真狡猾无比。”

“王嘉胤手下不少部众做过边兵,熟知官军底细,数次征剿,无功而返,他却日益做大了,号称有三万余人,闯王高迎祥、西营八大王张献忠、闯将李自成等大批干将,并任王自用为左丞相兼军师,白玉柱为右丞相,野心勃勃,不可小觑。”

“我早有除去他的打算,只是担心他四处流窜,避实击虚,老是在山沟里绕圈子,不免有狮子搏兔之憾,不等发力,又给他逃了。”洪承畴耸起两道长眉毛,说道:“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延绥东路总兵尤世禄、副总兵曹文诏,山西总兵魏云申三路官兵向河曲进剿,将王嘉胤逼得向东南逃窜,驻扎在阳城一带,虽有吾圣山、香山、伊侯山、大尖山、方山、岳城山、晋普山等可为屏障,易于藏身,但他手下只有王自用、白玉柱两营人马,曹文诏正在率兵尾随追杀,断了他回府谷、河曲的后路,真是天赐良机,你可有胆略长途奔袭?”

洪承畴正要密授机宜,忽听院内一阵喧哗,王辅国小跑进来,禀道:“外面一个自称张王氏的老太婆肩背一个大口袋,吵着要见大人,怎么也拦不住,已闯到二门了。”

“什么事?”

“她说给大人送粮来了。”

“哦?”洪承畴忽地站起身,朝外急走道:“混账东西,怎么还要阻拦她!”

刚出屋门,就见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太婆站在二门外,哀求道:“小哥,就让我老婆子进去,见见洪军门,我没有坏心呀!”

“不行!大人正忙着军中大事,哪有闲功夫见你这老东……”守门的兵卒正在唾沫飞溅地呵斥,却听背后脚步声响,洪承畴已大步走去,和声问道:“婆婆有什么事要找我洪某?”

“洪军门!”那老太婆迈上台阶,想是口袋背得久了,踉跄几下,险些摔倒,她将口袋放在地下,用衣袖擦擦额头的汗水,颤声说:“我给洪军门送粮食来了!”

洪承畴眼圈微微有些发红,摆手道:“我看你年纪老迈,面有菜色,日子想必也过得艰难,怎好要你的粮食?”

那老太婆凄凉地一笑,说道:“不瞒大人说,我老婆子这点粮食是留作种子的,都是上好的河道黄米。我本来一家五口,可媳妇遭山贼凌辱上了吊,女儿给他们掳走了,儿子气愤不过,去投了曹将军。我在家里守着小孙子,盼着能有一天他们回来团聚。谁想小孙子转眼间竟给人抱走了,我怕他给人吃了,取了种粮去换,可早已没了胳膊大腿……我还留着这种粮有什么用?我那苦命的孙子呀!”她再也忍不住悲伤,放声大哭起来。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