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皇上喜欢,口中连声告罪,心下却是暗暗喜欢。
崇祯微笑道:“洪卿此次带了多少人马?”
“马步军兵三千。”洪承畴回身望望台下直立不动的三个方队。这三千军马是他挑了又挑,选了再选的精锐之师,生得虎背熊腰,勇猛异常
“辕门侍立三千将,统领貔貅百万郎。你这个大总督可是威风得紧呀!朕今日要看看你如何操兵?”
演武校阅例有成法,但多在秋后天气转凉时才演习操练,无非是战阵、射箭、角力,但自万历九年以来,朝廷从未举行过演武,大臣们哪里见过?不用说知道底细,许多人听都没听说过。洪承畴自任陕西督粮道参政以来,在研习兵书战策上下过苦功夫,他领旨起身,在怀中掏出令旗,侍卫蔡九仪躬身接了,单膝跪地向洪承畴行了个军礼,回到校场中间的大纛旗下,高呼一声:“洪军门有令,操演开始,请万岁大阅!”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千铁甲军士齐声高呼,各持刀枪开始操演。崇祯在宝座上观看着兵士们操演,心下却隐隐有些不快起来。刚才侍卫蔡九仪上台接令旗,竟对自己这个皇帝视而不见,这是什么规矩?他瞟一眼洪承畴,见洪承畴看得饶有兴致,丝毫没有察觉,心中暗自冷笑。
此时,台下的三个方队正操演阵法,队形变化多端,时而横排,时而纵列,什么一字长蛇阵、两仪阵、三才阵、四面埋伏阵……当中还有什么长蛇阵变螺蛳阵,螺蛳阵变八卦阵,左右行进,纵横变幻。随着阵法变化,三个方队依次对垒,互相厮杀。只听金鼓阵阵,弯刀长矛,此起彼伏,杀声震天。地上虽用黄土垫了,泼了许多净水,可早给日头晒得半干,又经军卒们奋力踩踏,扬起了阵阵尘土,越发显得刀光剑影,杀气腾腾。正在热闹之际,忽然发一声喊,三个方队往来穿梭到一处,三声锣响,军士们登时各自站定方位,屹然不动,大纛旗下的数百勇士竟然排列成了“中兴圣主”四个大字!众人都看得呆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震天价齐声喝彩。
崇祯大声称赞:“好!强将手下无弱兵,卿家是国之干城,兵卒自然是一支无敌铁甲军!”
“皇上可要看兵卒们射箭?”
“不必了!朕已看到卿家军纪肃谨,天气炎热,士卒劳乏了,免了吧!”崇祯甚为满意地望望台下,对洪承畴道:“朕要到台下劳军,卿家随在朕身后。”说着,大步走下高台,洪承畴紧随在他身后,慌得马元程急忙吩咐肩舆伺候,可已是追赶不及。
兵士们齐声高呼“万岁!”崇祯穿行在队列之中,还没走到大纛旗下,已是通身透汗了。看着身边的兵卒都一身铠甲,操演一番,一个个早已热得大汗淋漓,点了点头道:“操演已毕,你们都解了甲,凉快凉快吧!”
“谢万岁!”众兵卒兀自挺立不动,没有一个敢解甲宽衣。
“朕不是已经说过了,让你们都卸了甲……”崇祯心下诧异,但话未说完,扑通一声,一个兵卒摔倒在地。洪承畴低喝一声:“拖下去,重择四十军棍!”
一个校尉上前嗫嚅道:“军门大人,他、他是热得中暑了,不是有、有心违纪。”
“拖下去!”洪承畴目光如刀,饶是五黄六月的天气,那校尉竟连打了几个冷颤。崇祯有些不忍道:“洪卿,既属无心之过,又无大害,不必苛责他了。”
“拖下去!”洪承畴恍若未闻,校尉挥手,上来两个甲士将中暑的兵卒拖走。跟在身后的周延儒变了脸色,温体仁仰头望望天顶火辣辣的日头,似乎没有看到。不多时,传来声声惨叫。崇祯心头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在文武大臣面前,竟会有人抗旨不遵,他的脸色“唰”地就黑下来了,再也觉不到天气炎热,浑身冷涔涔的。他轻咳一声,洪承畴看出了皇上的不满,辩解道:“军中只知有军令,不知有皇命,还请陛下明鉴!”
崇祯眼里闪过一丝阴寒之光,但稍瞬即逝,他猜忌之心大起,可不得不暂时收敛深藏,哈哈大笑道:“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明白这个理儿。指挥大军,如臂使指,自有法度。令下如山,你责打得对!不过领兵打仗并非全不讲情面,不然威而不心服,谁肯愿效死命!”
洪承畴已听出皇上话中有一丝不悦,忙躬身道:“万岁训诫的是!臣回去必要好生体会圣意。”
“朕没带过兵,但知道带兵的难处,你不容易!”崇祯折身返回,依旧入座,吩咐三品以上的大臣上台,将方才的不快一扫而光,满面春风地说:“我朝开科三百年,取士无数,可称得上国家栋梁的寥寥无几。洪卿是神宗爷开轩亲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