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四卷 独上高楼 皇太极称帝崇政殿 张汉儒讦告钱牧斋

第四卷 独上高楼 皇太极称帝崇政殿 张汉儒讦告钱牧斋

惟德是辅。天下者乃是天下人的天下,不为一姓一家独有,所谓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匹夫有大德,可为天子;天子若无德,可为独夫。就以辽东来说,当年的辽国也是由夷狄而为天子;大金国灭了辽国,南下攻宋而有中原;元朝由北夷混一金宋而有天下,自古英雄不怕出身低贱,只怕德才不足以服人。”

崔鸣吉慨叹道:“皇上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看来皇上不单是称雄辽东,还有混一天下的壮志,好生景仰。”

皇太极站起身形,拍案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宋太祖这句话正合朕心。大金当年南下中原,宋人凭借天堑,偏安江南,而大金后院起火,牧马江北,徘徊不前,实在大觉可惜。朕不会教明人独享关内的富贵,打算天气一凉,出兵伐明。”

崔、李二人为皇太极的雄才大略所动,又被辩驳得哑口无言,只好学着众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九拜大礼。殿内一片欢呼,鼓乐齐吹,皇太极含笑步出大政殿,排列仪仗,乘舆回宫。过了几日,大封功臣:代善为和硕礼亲王、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讬为和硕成亲王,阿济格低一级,为多罗武英郡王,杜度以下再低一级,为多罗安平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余贝勒,按以上等级,分赐银两。外藩蒙古贝勒也按亲王、郡王等级分别敕封,乌克善为和硕卓哩克图亲王、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时称“三顺王”,是汉官中最高的封号。他们的部下也都论功封赏。

凌迟了闯贼高迎祥,崇祯着实兴奋了数天,脸色有了一丝红光,皇太极建国称帝的消息便已传来,将他的心绪搅扰得大坏,皇太极不过一个辽东的蛮王,竟然与大明分庭抗礼,如何不令人恼怒!他追忆着当年己巳之警,后金兵临城下,皇太极纵兵驰突,铁骑踏遍了京畿,不由羞愤交加,暗暗发狠道:等朕荡平了内寇,必要出关亲征,攘除你们这些外夷!正在独自愤懑,马元程送来兵部紧急文书,多尔衮、多铎等率军进兵山海关,阿济格统率八万大军,分三路先后进入独石口,已达京畿延庆州。崇祯帝大惊,急令京城戒严。

戒严令下,可忙坏了曹化淳,每日带领东厂的番子四处侦缉,严防奸细混入城中,他深知皇上忧虑焦急,担心突然生出什么变故,措手不及,惹出纰漏,索性在东厂衙门里安了家,吃住都在里面,不敢丝毫马虎大意,偏偏叔叔曹选派人送信说老太太病了,他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先忙过这阵子再去探望,曹选一连催了几次,曹化淳只以皇命在身推托,不料过了三日,老太太竟一命归西。曹化淳想起祖母的恩养,后悔不迭,吊唁痛哭了一回,给叔叔骂得狗血喷头,他应承替老太太风光大葬,但国难当头,事情要缓一缓,先将灵柩寄放在智化寺里,择机发丧。他依旧回衙门办公,可每天传来的消息令他心疼不已,西山脚下的别业给清兵焚毁了,顺义、香河两处的田地给满洲铁骑踏得稀烂,秋收时没指望了……

他正在独自恼怒沮丧,唐之征进来,笑嘻嘻禀道:“厂公,我老家来了两个打小一起玩的朋友,千里迢迢地从江南赶来,想拜见厂公。卑职看厂公这些日子焦劳国事家事,忙个不住,没敢打扰,一直命他俩等信儿。”

“什么人?”曹化淳抬头问道。

唐之征听他没有断然拒见,媚笑道:“厂公与一人见过面,另一人或许有所耳闻。”

曹化淳蹙眉道:“老唐,你就直说吧!这里没有别人,东厂衙门里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这般闪烁其词?”

“是、是……一个叫董廷献、一个叫吴……”

“是吴昌时吧?他俩都是周延儒府上的门客,你六天前私自放他们入城,哼……”

“厂公……”唐之征两腿发软,他想不到此事竟给曹化淳知晓了,“厂公赎罪,他俩十分可靠,又有急事要见厂公,卑职就做主……这是他们孝敬的……”他从袖中摸出一张银票恭恭敬敬地呈上。

曹化淳见是一张三千两银票,上写“京师平遥颜料会馆山西日升昌老号”,乃是京师最有名的钱庄开出的,放心地收入怀中,问道:“找我什么事?”

“这里人多眼杂,不是拜见的所在,请厂公屈尊寒舍一晤。”

“你先回去预备着,我随后就到。”曹化淳自恃身份高贵,不愿与唐之征同行,再说来人出手就是几千两银子,必是机密大事,他自然多加了份儿小心。

刚进大门,唐之征、吴昌时、董廷献三人已在门内躬身侍立,曹化淳刚下轿,三人一齐围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