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四卷 独上高楼 李自成痛饮福禄酒 张献忠远赠亲王头(二)

第四卷 独上高楼 李自成痛饮福禄酒 张献忠远赠亲王头(二)

司职门禁,昼夜在城门楼上或靠近城门里边的宅院中当值办公。杨嗣昌入川后,门禁松弛一些,也没有了那么多的副将遣用,除文昌门由游击将军黎民安守卫外,其余五座城门都改为千总驻守。黎民安将公文仔细看了,没有可疑之处,但放心不下,到瓮城门洞里查问道:“你是专来下这封公文么?”

大汉恭敬地答道:“是,大人。”

“督师行辕的人我都曾谋过面,你怎么这般眼生?”

“四川到襄阳上千的路途,日夜飞奔,睡不得一个囫囵觉。卑职刚到行辕当差,资历最浅,这等苦差卑职不来教谁来?”大汉话中似有些不平之气。

黎民安查不出什么破绽,点头道:“你们来了多少人?”

“回大人,二十八个。”

“就在南关找家客栈休息等候。我立刻派人将公文送进道台衙门。一有回文,即便交你带回。”

大汉见黎民安转身要走,急忙说道:“大人,督师十万火急的文书,明令张道台、王知府守住襄阳,严防奸细混入城内。必要将兵符呈缴张道台,不能在城外延搁。”

“有兵符?拿来我看。”

大汉从怀中取出一半兵符呈上,黎民安看兵符是黄铜铸制,闪着乌金般的光亮,用手掂了两下,神色缓和道:“你们在吊桥外饭铺中稍候片刻,我亲自将公文、兵符送进道台衙门……”不等他说完话,身后有个苍老的声音说道:“不必了。”

黎民安一怔,转身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从城楼上下来,衣甲鲜明,急忙躬身施礼道:“道台大人怎么赶来了?”

兵备道张克俭道:“大军辎重粮草都囤积城中,督师临走时反复叮嘱严守,大意不得呀!”说罢,接过兵符,又从怀中取出另一半兵符,两下勘合,丝毫不误,命道:“放他们进城,安置住在承天寺。”黎民安答应着,命人领他们往承天寺而去。

已到亥时,襄阳城中一片寂静,只有城头上的兵卒燃着火把,来回巡弋。襄阳府大牢依然灯火通明,僻静的单间牢房里摆着一桌酒宴,围桌坐着一男二女,那男子三十岁出头,面色白净,下颏稀稀留着几缕髭须,头戴乌角方巾,身穿宝蓝色直裰,外罩皮袍,大冷的天,手中兀自捏着一柄折扇。那两个女子生得美艳不凡,略微年长些的在二十五岁上下。那男子已有了几分醉态,摇摇手中的锡壶,朝外喊道:“快烫酒来!”

牢头于公慌忙进来,端着一个硕大的炭火盆,满脸堆笑道:“府台老爷,容小的先换过了这火盆。这房里可有些冷,不如到前面厅堂里,小的也好伺候周全。”

王承曾道:“前面人多眼杂的,给那些闲杂人等看见,又乱嚼舌头了。”

“他们哪个敢?谁不知道老爷是探问张献忠那狗贼的内情,狱卒们谁敢乱说,小的打断他们的狗腿!”

“好啦!老爷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今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方才听两位妹妹说你平日襄得周到,将她俩的刑具都去了。是呀,她们两个原本都是良家女子,都是受张献忠的挟裹,不得已从贼。上天有好生之德,她们又愿意说出贼情,襄助老爷……”

那两个女子是张献忠的两个小妾敖氏、高氏,玛瑙山一战给左良玉捉了,押在襄阳大狱。王承曾暗自垂涎她俩的美貌,但杨嗣昌军令森严,又刚刚保举他升作知府,他不敢造次,只是借口巡查常到狱中探看,来的次数多了,敖氏、高氏二人渐渐明白了他的心意,每逢他到来,便娇呼哀号,王承曾看她们楚楚可怜的模样,命牢头换成小号刑具,等杨嗣昌离开襄阳,竟将她俩的刑具去了,转到一间僻静的单间。敖氏听他说得虚假,忍不住噗哧一笑,露出一口细碎的银牙,娇声道:“老爷,你还真是巧嘴,说什么探问贼情。每日与我们两个贼婆娘在一起,哪里说得清?”

高氏乜斜着眼说:“可不是么,上次大白天的你就来了,拉着敖姐姐的手又摸又捏的,半晌舍不得放开……”

“你还说!当着于头的面,竟敢接老爷的短处,看我不扯烂了你的嘴!”王承曾乘着酒兴,嬉笑着伸手摸了高氏的脸一把,高氏咯咯笑着,连连告饶。

于公尴尬万分,急忙说声去烫酒,躲了出去。敖氏端了杯子,笑道:“老爷既然没有喝足,贱妾这里还有半杯残酒,替我吃了吧!”不容王承曾推辞,便要给他灌下。

王承曾将她搂住,淫笑道:“你若喂我,我便吃了。”趁势在她脸上乱啃,敖氏略挣扎几下,故作惊骇地叫道:“妹妹,快来救我!”

高氏见他两个缠绕在一起,弯腰笑了片刻,才上前拉着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