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园辞退之后,他一直没去寻找新的工作,成日成日地闷在家中,连他隔壁的邻居,都鲜少跟他碰面。
他是一个人独居,房子面积中等,一个人居住,绝对绰绰有馀。
连东平时没什么爱好,既不养狗也不养猫,只是在客厅,用鱼缸养了几条鱼。
他就是被这几条鱼给害了。
为了给鱼儿营造适宜的环境,鱼缸一直处于通电的状态,他出事的那一天也不例外。
可能是辞退带来的颓废,连东的家里很乱,他似乎从不整理,跟他往日在人前的整洁,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反差。
外卖被随手丢在地面,纸也扔得到处都是,衣服在沙发上堆积成山,不断地散发恶臭。
毫不夸张的说,警方在进到他的家中之后,几乎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
他的客厅铺着瓷砖,油污一层层地积攒在表面,让人走上去的时候,极度容易打滑。
通过一系列的鉴定和分析,连东应该先是不慎滑了一跤,然后撞破了玻璃的浴缸,扯裂了外部包裹的绝缘层,又通过水的导电,将自己活生生地电死了。
此外,警方还在他的家里,收缴了不少涉及儿童色情的违禁品。
明明只相隔了几个月,但上一次调查他的时候,还没有发现这些足以让他吃一壶的东西。
估计是认为自己已经成功脱罪,连东彻底放松了警惕,肆无忌惮地展示着自己的“收藏品”,将它们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上,生怕别人看不见一样。
至此,有关当初那场连环惨剧的争议,终于有了明确的定论。
人人都在为他的死而拍手称快,包括曾经同情过他的街坊邻居,恨不得在他的门口,吐上几口唾沫,以示对他的深深唾弃。
后来,除了“因果报应”这个说法,又悄悄冒出了一个新的声音。
来源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大概是跟连东同栋楼的某位邻居。
这个人坚称他在意外发生前的深夜,见到了一位陌生的男性。
那位男性满脸阴沉,不发一语,眉眼依稀跟死去的丫妹,有着三四分的相似。
他很可能是丫妹的生父,也就是何棋的初恋男友。
他曾经消失在她们的生命,但在她们死得如此惨烈之后,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复仇。
然后,他就再一次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生活总是单调而枯燥,比起平平淡淡的调查结果,老百姓更倾向于夸张的戏剧性。
因此,这个复仇的版本,几经改编之后,竟然流传得越来越广,以至于传进了几个街区之外的舒良耳中。
“一个连抚养责任都不肯担的怂蛋,还有胆子去复仇?”舒良没掩饰目光中的不屑,“谁信谁傻呗。”
“嗯。”
少年用点头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