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梦里梦外
区别于舒良的糊里糊涂,少年却意外捕获了很多跟对方有关的细节。
蒋雀巡一直有一个隐蔽的愿望。
他试图看到舒良哭泣的模样。
众所周知,舒良总是每天嘻嘻哈哈,如同一个永远不会冷却的热源,只要靠在他的身边,就能感受到那股独一无二的温暖。
哪怕陷入困境,也不见消沉,别说是哭泣,舒良甚至鲜少会板着脸,嘴角的弧度,似乎一直朝上。
他跟少年简直像是一张纸的两面。
理所当然地成为阴影面的少年,非但不想摆脱缠缚在四周的阴影,还试图将深重的阴影,偷偷地延伸向另一面。
当然,他的贪婪十分有度。
他希望看到对方哭泣,但他不希望是出于悲伤,这会将他最为隐蔽的欲望,直接催化成另一种极端。
影片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内容或许虚假,但荧幕前的观众,在观影的过程里,释放出的种种情绪,一定源于内心的真实。
少年曾经猜测舒良是一个胆小的人。
这也是他首先将目光投向惊悚片的原因。
吓哭算哭吗?
少年无法确定答案。
幸好,他不用再继续纠结这个问题,因为舒良的胆子一点儿都不小。
甚至“不小”都不足以概括舒良的勇猛程度。
在面对那些五花八门的恐怖镜头时,舒良眼中闪烁的只有强烈的探究欲,似乎在认真琢磨这一幕的拍摄手法。
他不会胆怯,更不会尖叫,连基本的惊吓反应都没有。
少年当然也是如此。
倘若这些影片的导演,恰好坐在他们的身边,一定会因为其中一个的面无表情,以及另一个的跃跃欲试,感受到深深的挫败。
既然吓哭这条路走不通,少年开始寻找其他的路线。
他几乎试遍了所有的类型,才终于找到舒良的薄弱点——
他意外地发现舒良竟然是一个对温情片毫无抵抗的人。
不论是跟亲情有关,还是跟爱情有关,甚至人和动物之间,都会让对方触动。
舒良的为人处事,向来落落大方,观看影片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同。
即使身边的少年,比他小上不少,舒良也不会尴尬,更不会咬牙坚持,不肯让情绪外露,觉得丢了面子。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他做到了一切从心。
少年终于如愿看到了对方哭泣的模样。
不怎么好看,也没有多特别,相比于影片里那些精心设计过的唯美落泪场景,粗糙得有如一块尚未打磨的顽石,表面毛毛躁躁,触感马马虎虎。
但少年就是移不开眼。
于是,他开始疯狂地租赁同一个类型的影片。
哪怕看了一部又一部,舒良依旧没有变得麻木,他似乎总是能够在观影前,将自己冲刷成一片空白,然后带着一颗既真挚又质朴的心,浸入每一部崭新的作品。
少年渐渐迷失在了这种感觉里。
他开始分不清,他究竟是沉溺于对方的眼泪,还是反射在泪光中的剔透情感,抑或是两者皆有。
他甚至羡慕起那个小小的屏幕。
因为那里汇聚了对方全部的情绪,哪怕只有短暂的一百二十分钟,也是一心一意的专注。
他真的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吗?
少年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性。
“什么类型的片子?”
舒良好奇地看向他手中的碟片。
“……喜剧。”
愣了一下,蒋雀巡才给出答案。
“喜剧?”舒良惊讶地反问道,“还真是意外呢。”
毕竟,他模糊的记忆告诉他,蒋雀巡钟爱的影片类型,不是恐怖就是煽情,鲜少会有其他。
“喜剧就喜剧吧。”舒良很快就释怀了,“反正我爱看。”
事实上,他正专注于给自己寻找一个舒适的位置。
太久没跟蒋雀巡一起看电影,他已经忘记了从前的相处模式,究竟是该毫无形象地瘫倒,还是应该抻着脖子,正襟危坐。
舒良正在两个状态中摇摆。
喜剧的话,还是悠闲点吧。
舒良终于做出了决定。
于是,放好碟片的蒋雀巡,一回头,就看到了半个身子,都陷进床面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