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逆转秦二世,助政哥日不落 > 第12章 造纸术

第12章 造纸术

有赞赏,有警醒,也有了决断。

“多谢先生指点。”

陈安微微松了口气。

“陛下能明察就好。”

“不过,这些问题积弊己深,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一步一步来。”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朕明白。”

陈安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个看似不那么紧急,却同样至关重要的问题。

“陛下,除了这些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基础性的障碍,在制约着大秦的长远发展。”

“哦?先生请讲。”嬴政饶有兴致。

“陛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实乃万世之功。”

陈安先是肯定了嬴政的功绩,随即指出了不足。

“但陛下想过没有,承载这些文字、政令、知识的媒介,效率太低了。”

“媒介?”嬴政一时没明白。

陈安指了指殿中堆放的竹简。

“陛下,就是这些竹简。”

“竹简……有何不妥?”嬴政问道。

“陛下请想。”陈安开始详细阐述。

“制作一卷竹简,需砍伐竹子,刮削、烘烤、编联,费工费时,成本不可谓不高。”

“其上刻字不易,书写缓慢。”

“一卷竹简,所载文字有限,却沉重无比,寻常人带不了几卷,运送更是耗费人力物力。”

“存放这些竹简,需要大量的空间。一座藏书阁,能容纳的知识,其实相当有限。”

“成本高昂,书写困难,携带不便,存储不易。”

陈安总结道。

“这西大弊端,严重限制了知识的传播,阻碍了政令的畅通,更让教育难以普及。”

“长此以往,民智难开,朝廷与地方的信息传递,效率低下,这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的稳固统治,极为不利。”

嬴政听得入了神。

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竹简的问题。

被陈安这么一分析,竹简的缺点顿时显露无遗。

确实,每次批阅那堆积如山的奏章,搬运那些沉重的典籍,都让他感到不便。

只是习以为常,从未深思。

“那依先生之见,当如何?”嬴政迫切地问道。

陈安微微一笑,终于抛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臣有一法,可造出一种轻便、廉价、易于书写、便于携带和存储的新东西,用以取代竹简。”

“此物,臣称之为——‘纸’。”

造纸术的整个流程陈安己经查过系统,以大秦目前的情况还是能把纸弄出来的,只是不如后面那般精致罢了。

但对现在的大秦来说,从竹简到纸,那可是一次飞跃了。

“纸?”嬴政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语,眼中充满了好奇。

“是的,纸。”陈安肯定道。

“其原理,乃是利用树皮、麻头、旧布、等寻常之物,将其捣碎,化为纤维细浆。”

“再用特制工具,将这细浆捞出,形成薄薄一层。”

“然后压榨去除水分,最后烘干或晾干,便可成纸。”

陈安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着造纸的基本流程。

树皮?旧布?

这些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是废弃的廉价之物,竟然能造出取代竹简的东西?

轻便、廉价、易书写?

嬴政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

他几乎是瞬间就意识到了这种名为“纸”的东西,一旦成功,将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令可以更快速地传遍帝国每一个角落!

知识可以更广泛地传播,不再局限于少数贵族!

文化可以空前繁荣!

史书可以更详尽地记载!

这对巩固统治,推行新政,开启民智,简首是……神器!

他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紧紧盯着陈安。

“先生此言当真?!”

“此法若能成功……”

嬴政激动地站起身,在大殿中踱了几步,难掩兴奋。

“先生当记首功!”

他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犹豫。

“来人!”

侍立在殿外的内侍立刻推门而入。

“传朕旨意!”

“调拨少府良匠百人,民伕五百,另拨钱粮、物料若干!”

“于咸阳城郊,择一处适合之地,设立工坊!”

“所有人力物力,皆由陈安先生调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