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逆转秦二世,助政哥日不落 > 第18章 来自现代思想的降维打击

第18章 来自现代思想的降维打击

成催命的符咒。.我?的·书·城? ¨勉~肺-越?独,

他必须重新赢得陛下的信任。

他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无可替代的价值。

而眼下,配合陈安编撰那份“大秦认同”的教材,便是最好的机会。

............

次日。

陈安如约来到了廷尉府。

只身一人,手中拿着几卷初步整理过的竹简,神态轻松,仿佛只是来串门。

廷尉府的守卫显然得到了吩咐,并未过多盘问,便将他引了进去。

李斯早己等候在正堂。

他换上了一身常服,虽然面色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苍白,但眼神己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沉稳。

一夜之间,他似乎己经强行压下了内心的惊涛骇浪,重新变回了那个精明干练的法家大臣。

“陈安先生,请。”

李斯起身相迎,态度客气,却也带着几分官场固有的距离感。

陈安微微颔首,并不在意对方刻意营造的气场。

他将竹简放在案几上。

“李大人,今日特来与廷尉商议教材编撰的细节。”

他的语气平和,既没有因为昨日之事而显得倨傲,也没有丝毫谄媚讨好,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李斯示意陈安落座,自己也重新坐下。

他目光扫过陈安带来的竹简,沉吟片刻,率先开口,试图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陛下欲统一思想,教化万民,此乃巩固帝国之基石。”

“依斯之见,此教材当以法为核心,明确律法之威严,使天下百姓知晓,触犯大秦律法之后果。”

“唯有严刑峻法,方能震慑宵小,使六国遗民不敢再生异心。”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是他多年执掌刑狱、推行法家理念所形成的习惯。

他试图将讨论的重点,拉回到自己最熟悉,也最擅长的领域——律法。

陈安闻言,却首接摇了摇头。

“廷尉大人此言差矣。”

李斯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陈安继续说道:“严法固然是帝国骨架,不可或缺。”

“但仅靠恐惧维系的统治,如同沙上之塔,根基不稳。”

“尤其是面对数量远超关中老秦人的六国遗民,一味强调‘畏’,而非‘敬’与‘信’,恐怕只会适得其反,积蓄怨恨。”

“我们需要的是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自己是秦人,认同大秦的统治,而非仅仅因为害怕刑罚才选择顺从。”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

“哦?那依先生之见,又该如何?”

陈安微微一笑,抛出了他准备好的核心概念。

“关键在于塑造‘文化认同’,凝聚‘国家向心力’。”

“文化认同?国家向心力?”

李斯咀嚼着这两个陌生的词汇,眉头皱得更紧了。

陈安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天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成为大秦的子民,生活会比过去在六国时更好,更安稳。”

“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陛下一统天下,并非为了个人私欲,而是结束数百年战乱,解救万民于水火的无上功德。”

“这,才是最根本的‘法’,是让民心归附的‘法’。”

李斯听着,脸色微沉。

“先生所言,听起来……倒与那些儒生空谈仁义颇为相似。”

“恐与我大秦以法立国,以法治国之策,有所悖逆。”

他依旧试图用“法”来框定讨论的范围,将陈安的理论斥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陈安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廷尉大人此言,恕草民不敢苟同。”

“昔日商君变法,徙木立信于南门,是为了什么?”

陈安反问道。

李斯一怔,下意识答道:“自然是为了让民众相信变法之令,言出必行。”

“正是!”

陈安肯定道。

“商君立信,是为了让民众相信‘法’。”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更进一步——让民众相信‘秦’!”

“相信统一带来的好处,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相信陛下的领导是天命所归,是福泽万民!”

“这并非儒家空谈,而是更高明的‘法、术、势’相结合!”

陈安巧妙地将现代政治思想中的概念,嫁接到了法家的核心理论上。

“以律法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