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唐:如此江山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

甚至还有一个雷公向狄仁杰求助的故事:代州曾有一株大槐树,有次被雷劈裂开好几丈长的口子,居然将一个雷公夹在了中间,疼得他吼声如雷(雷公的吼声,自然是雷了)。^k¨a·n?s¢h.u·h_e,z_i_.+c·o*m·当时狄仁杰刚好在代州,就带着一群宾客随从去观看。快到达时,众人都纷纷惊退,不敢向前。结果只有狄仁杰敢独自前行,靠近大树后问雷公这是怎么回事,雷公说:“因为我要赶跑树里的一个孽龙,但我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姿势不对,降落位置出错,所以被树夹住了,请你救救我。我一定重重地报答。”于是狄仁杰找来木匠把树锯开,雷公才得以解脱。此后,凡有吉凶祸福之事,他都预先向狄仁杰报告。

以上这几个故事,从鬼到妖怪,甚至到天神,或是怕狄仁杰,或是要狄仁杰帮忙,虽然流于奇谈怪论,但恰恰充分反映了老百姓心目中的狄仁杰,一身浩然正气,能够克制各种神怪。

因为这样的形象,所以后来狄仁杰居然也成了一方百姓的保护神,不断被人供祭——反对淫祠的狄仁杰自己竟也成了一个“淫祠”的主人!狄仁杰地下有知,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齐^盛,晓?说~蛧\ *毋*错_内¨容_

七、为民请命

狄仁杰心中装有老百姓,不是一句空话。他曾数次冒着危险,救下了很多老百姓的性命。

早在狄仁杰做御史的时候,就曾被派遣出使岐州,安抚当时岐州的逃亡兵士。狄仁杰到了当地,先释放了被抓的几十个人,并给他们粮食,遣返回乡。然后贴出告示,允许自首,既往不咎。效果很好。高宗很高兴,将他的这个做法推行天下,结果当时类似的很多逃亡者都纷纷回来了。可以说,狄仁杰这个宽大处理的安抚模式得到推广,实际上是拯救了很多人。

垂拱四年(688),唐朝宗室、豫州刺史李贞起兵反武则天,叛乱很快被平定,之后狄仁杰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处理后事。当时,受株连被捕获的有六七百人关在监狱中,家产被没收的有五千人。司刑使一个劲地逼促行刑。狄仁杰认为李贞及骨干分子都已经战败死亡,而这些人不过是被胁迫无奈参与的,于是冒着危险,上疏武则天,给这些人请命,表章中提到,他反复几次写了后撕毁,撕毁又写,非常矛盾。′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这说明他也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这个事件本身很敏感,这个时期也正是白色恐怖盛行的时候。狄仁杰这么做,实际上是冒了很大危险的。他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执行命令。可他终于还是勇敢上书了。所谓“仁者必有勇”,狄仁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听从了他的建议,特赦了这批死囚,改为流放。

这个结果,可以再次证明,武则天实际上是很关注狄仁杰的。事实上,几乎每次狄仁杰的奏章,都被许可。这应该可以视为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这六七百人最后被朝廷发配到丰州(今内蒙古五原一带)充军。当这些九死一生的流徒路过宁州时,宁州父老告诉他们:“是我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呀!”于是双方一起到早先州民所立的“狄公德政碑”下痛哭。押解差役和宁州官吏也十分感动,允许宁州父老的请求,“设斋三日”,招待流徒。因此,后世将“狄公德政碑”又称为“梁公坠泪碑”,并在立碑处建“狄梁公庙”。后来,宋代的范仲淹在这里做官时,曾专门写了狄梁公的碑文,以记述狄仁杰的事迹。而多少年风吹雨打过去后,狄梁公庙至今还在。

流人被送走了,但前来平定叛乱的将士们却不容易被打发。将士们倚仗着有功,横行霸道,大肆勒索。此时率军的是宰相张光辅,他不加制止,反而予以纵容。豫州刚刚经历战争,府库空虚。狄仁杰没有理会,张光辅大怒,小小刺史竟敢藐视自己这个宰相兼元帅?狄仁杰针锋相对,毫不退让,说:“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意思是河南叛乱的不过是一个李贞罢了,而你纵容将士勒索,与李贞一样。还怒斥张光辅杀戮降卒,以邀战功,甚至说出“如我有尚方宝剑,我就一剑砍了你,我虽死如归”这样激愤的话语。要知道张光辅身居宰相,位高权重,眼下又手握重兵,新立大功,而且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