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唐:如此江山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

也就是这个张柬之,在后来武则天病重的时候,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唐室中兴”。!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但是,后人一般都将这份“匡复唐室”的功劳算在狄仁杰头上。

根据之一是所谓的狄仁杰“临终遗言”,据说狄仁杰在临死之前,曾召集了这五个人,给他们下达了一个政治遗嘱,让他们先下手为强。

根据之二,是这五人据说都是被狄仁杰精心挑选提拔起来的。联系到狄仁杰极力推动李显重当太子的事实,这个说法似乎很合理。事实上,狄仁杰在唐代和后代得到很高的评价和地位,就是因为这所谓的“匡复唐室”,这是政治功劳,在皇帝和史官眼里,比那种关心百姓的功劳大得多了。

但这是一个误解。如果以这种解释看,那么狄仁杰必定是个政治高手,甚至可以说是个极高明的阴谋家。而且,他显然视武则天为敌人,而对唐室无比忠心,不惜冒险设下一个大局,最终推翻了武则天。-微¨趣.小.税?惘/ ,嶵.欣~章,劫*哽\辛\哙′可是仔细推敲起来,这并不能令人信服。

先看那政变的五人,并没有证据表明都是狄仁杰提拔的。事实上,就以崔玄为例,他是武则天亲手提拔的,和狄仁杰没关系。在政变那一刻,这些人跑到武则天的榻前逼宫,武则天曾特别生气,对崔玄说,别人都罢了,你可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怎么也反叛我?这点就可以说明,狄仁杰精心布局的说法靠不住。至于那个所谓的政治遗言,司马光在《通鉴考异》有辨证,认为完全是编造的。我认为司马光所言是实。

再来看看狄仁杰这人。从能力上说,他一生基本上是做地方官,行政方面很有经验,判案更是高手,但是政治方面未必就精通。事实上,在武则天这样的政治天才面前,他似乎没什么机会玩手腕,更别说是牵涉这么大的一个布局了。

从性格上说,狄仁杰这人虽然聪明,但他刚烈外露,胸怀坦荡。有人就说他“倜傥不羁”。这种性格绝对不适合阴谋诡谲之道。¨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

再从情感上来说,武则天对狄仁杰起码有知遇之恩,待之以国士,狄仁杰也没有理由内心仇视武则天。

总之,狄仁杰虽然推动了李显复位太子,但把最后的政变算在他头上,不仅是个错误,实际上也是个侮辱。

玄宗朝名臣姚崇,其实也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当最后政变成功的时刻,大家都在庆祝,只有姚崇哭了起来,别人很惊讶,他却回答说:“事奉则天皇帝这么久了,突然离开她,内心难过,实在控制不住啊!”

如果狄仁杰还在,他可能也会一样痛哭吧?

十一、东方神探

今天很多人得知狄仁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把他当做“神探”。这有一定的基础。一、他确实断案如神,在地方,在中央各部门长期做法律工作;二、他爱民如子,也得到老百姓极大的爱戴,是人们心中的青天大老爷;三、他性格刚强,不畏权贵,甚至也不畏鬼神;四、他既有智慧,又善于灵活应变。另外,狄仁杰的民间传说也很多。这些,都是“神探”出现的理由。

当然,“神探”的形象,还是需要经过文学创作的,否则不会这么深入人心。狄仁杰其实并不总是板着脸的,相反,他挺爱开玩笑,喜欢嘲笑人。有次他和同事卢献斗嘴,说:“你配上马,就是驴。”马+卢=驴。卢献反唇相讥:“我一刀把你砍两半,就是两只犬。”狄仁杰笑说:“不对不对,狄字是犬旁一个火。不是两个犬。”卢献回答:“犬边有火,那就是一只煮熟的狗。”这跟小孩嬉闹没啥区别。这么可爱的性格,人们很难不喜欢。喜欢他,就爱把各种故事编在他身上。这大概也是他会成为“神探”的理由之一吧?

清初的时候,已经有一本《武则天四大奇案》小说风行一时,其主人公就是狄仁杰。虽然也有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基本内容是编出来的一个个破案故事。后来有所谓四大公案小说,即《狄公案》(狄仁杰)、《包公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