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黑洞——弘光纪事 > 第50章完结

第50章完结

;还说,“其所作传奇,无不诽谤圣明,讥刺当世。”“《春灯谜》指父子兄弟为错,中为隐谤。”[39]不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故而,我们若视之为明代的“大字报”,也无不妥。

这些瑕疵,我们不予讳言,但要从中把握历史方向,立足根本,鉴别是非。有学者论:阮大铖政治上失意,借寓南京编演新戏,交结朋友,声歌自娱,这在当时的留都也是极平常的事。不料,顾杲、吴应箕、陈贞慧这批公子哥儿看得老大不顺眼,心想秦淮歌妓、莺歌燕舞乃我辈专利,阮胡子来凑什么热闹。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他们写了一篇《留都防乱公揭》广泛征集签名,对阮大铖鸣鼓而攻之,文中充满了危言耸听的不实之词。[40]

公揭其文,确实不好。但文章不好,不等于事情做得不对。阮大铖心怀仇怨,这连他的朋友张岱也不否认,他的“交结朋友”绝不是什么“极平常的事”。至于以“公子哥儿”一语括定复社诸人,将他们对阮大铖的斗争,悄悄归结于“秦淮歌妓、莺歌燕舞乃我辈专利”,读此,令人唯觉无语。乙酉之变后,清兵南下,恰是这些“公子哥儿”,或战至死,或为国自尽,而那个阮大铖却溜之大吉……可见论人论世,不能一叶障目,必得瞻前顾后、看到整体。复社诸君,在公揭一文中有其不可,于整体或大节却无愧历史;阮大铖刚好相反,1638年某种意义上他是“受害者”,但我们却并不因此而免其“祸国者”恶名。吴应箕抗清“慷慨就死”(《明史》语)后,有个朋友在诗中写道:九死卿将一羽轻,齐山真共首阳名。乾坤此日犹长夜,枉使夷齐号劣生。[4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