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黑洞——弘光纪事 > 第54章完结

第54章完结

上面列为“顺案”首要的三人,是崇祯末期极活跃的“清流”大名士,当时俱以正人自居,城破后却“认贼为父”。-6,腰?墈_书?枉\ ^冕_废-跃?黩!三人中,除周钟外,都算是敝同乡,也即阮大铖同乡;龚鼎孳合肥人,光时亨桐城人。龚鼎孳和周钟的行径相对确凿。龚氏先降闯、再降清,后在清朝官至尚书;周钟据说曾向李自成上《劝进表》、代草《下江南策》,中有“独夫授首,万姓归心,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66]等语,马士英的奏疏称:“庶吉士周钟者,劝进未已,又劝贼早定江南,闻其尝骤马于先帝梓宫(棺木)前,臣闻不胜发指。”[67]光时亨据说曾力阻崇祯南迁,而城破后又“躬先从贼”[68];但后有不同材料说明他是被诬陷和冤枉的,清末,马其昶先生说:“公初堕陴(城墙),及自经、投河,屡死不得,卒殒命于奸人(指马、阮)之手,事既已验白,而野史诬载,至今犹被口语……当公之下狱也,独御史必欲坐以‘阻南迁’罪杀之。′精+武¨暁!说′徃/ ?首!发·御史者,即初丽逆案,而后首迎降之张孙振云。”[69]李自成溃逃后,周钟、光时亨脱身,辗转回到南方,龚鼎孳则留在北京欢迎满清;眼下,正好可以治这两位南还之人的罪。

治“从逆诸臣”之罪,伦理甚正,又深得民意(当时南中这一呼声很高),阮大铖鬼就鬼在这里。他是项庄舞剑,暗渡陈仓。不能正面和直接打击东林—复社,就先迂回、再牵连。比如以周钟牵连周镳。周钟、周镳是堂兄弟,又同为复社骨干,而周镳在《留都防乱公揭》事件中非常卖力,有人对阮大铖说:“周镳之名,以诟公而重,诸名士之党,又以诟公而媚镳。”[70]阮遂“衔镳刺骨”。他通过发动“顺案”,先将周钟下狱,继而逮系周镳。其实,周氏兄弟素来不和,“以才相忌,各招致门徒,立门户,两家弟子遇于途,不交一揖”[71]。论理,兄弟反目若此,不合以周钟牵连周镳,但阮大铖确是善做文章的人,连这种家族内部矛盾,他也能够利用。\求-书¨帮+ `唔+错/内/容_《小腆纪年附考》记载,周镳的叔父等告了一状,称:“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镳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等书,伪撰《劝进表》、《下江南策》以诬钟;且镳于陛下登极首倡异谋,是钟罪止一身,镳实罪在社稷也。”[72]虽然我们没有旁证,但此事相当蹊跷,周镳叔父很像受人指使,将罪名一股脑儿推在周镳身上,或曾被暗示如此可以开脱周钟,亦未可知。

要之,借“顺案”为绳索,阮大铖终于启其翻案、复仇之幕。

弘光间,马、阮并称。但论做权奸的天分,马士英不及阮大铖远甚。后者甲申年九月起用,权势激增,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起初,他以马士英为靠山,后来实已将其甩开而另抱粗腿。确定吏部尚书人选一事,显示某种程度上,阮大铖的权势已能与马士英分庭抗礼。当时,马士英属意张国维,阮大铖则欲用张捷;某日,忽接中旨,任命张捷为吏部尚书。“内传忽出,士英抚床惊愕,自此始惮大铖。”[73]要知道,阮大铖此时官职不过是兵部右侍郎,马士英却是内阁首辅;换言之,总理干不过一个副部长。其实,从阮大铖通过大太监为自己拿到兵部右侍郎的任命一事,已见出苗头。李清描述他的强势:“阮少司马大铖意气轩骜,侵挠铨政,其门如市。”[74]还提起一次亲身经历:予以谒客过阮司马大铖门,见一司阍者,问曰:“主人在否?”阍者对曰:“若主人在,车马阗咽矣,如此寂寂耶?”予为一叹。[75]

可惜弘光朝太短命,前后存世一年,阮大铖则总共只有八个月来表现他的弄权天赋,从身陷逆案之人而冠带觐见,而添注兵部右侍郎,而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乙酉年二月初六,1645年3月3日),虽未跻身内阁,但稍假时日,莫说入阁办事(其实他后来虽无阁臣之名,已有阁臣之实),取马士英而代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