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着。”玉森曰:“甚合吾意。”遂同诣贼报名。
他们在报名处,遇见第四位无锡人,礼部主事张琦:遇张琦拱手而不言,琦曰:“无弃故人,老夫尚可扬尘舞蹈。”因与俱焉。
正走着,忽然看见前方秦汧的背影:
急呼与语。汧曰:“吾决计已久,虑无同志,得诸公共事,宦途不患无帮手,况赵姑夫尤休戚相关者乎。”握手大笑,扬扬而前,不复楚囚相向矣。
故事还没完。“既至,孙蕙独有所奏,三人皆愕然。”原来王孙蕙棋高一招,预先备好表文,且保密,以防仿效。赵、秦二人不免心有恼恨,多亏张琦劝道:“勿以小嫌而伤同气。”“由是赵、秦皆不言。”[16]
为求证顾杲这段记叙得之亲见,而非耳食,笔者做了些许考据。顾杲自述其城陷后经历:“城外无可藏身,贼初入城,尚不妄杀,予因得俯仰于其间,更伺吾邑之列士大夫者。”亦即,借居在某位无锡籍官绅家中。起初,我曾设想这位无锡籍官绅或许就是王孙蕙,却又觉情理上不通,遂予放弃而另行搜求。后来,终于在《平寇志》里发现一条线索:及都城隐,孙蕙偕同里秦汧、赵玉森、张琦等至马世奇寓,谋谒贼,世奇不可。[17]
进而又从《明季北略》看到:“公弱冠,即受知顾端文公”[18],至此豁然得解。马世奇,崇祯四年进士,时任左庶子。他不但同为无锡人,关键在于他是顾杲祖父顾宪成的门生;“端文”,即顾宪成死后谥号。以这层关系,顾杲城陷后“俯仰于其间”之地,当为马府无疑。换言之,三月二十日,顾杲在马家亲见王孙蕙一行前来动员马世奇参加他们的投降行动,而遭拒绝。至于马世奇,他在拒绝投降后次日自缢身亡,后来受到弘光朝廷的表彰,得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