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章句上”,中华书局,1983,第260页。
[9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1983,第336页。
[9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华书局,1983,第358页。
[9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离娄章句下”,中华书局,1983,第290页。
[9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离娄章句下”,中华书局,1983,第291页。
[94] 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170页。
[95] 它们是西汉、东汉、宋、明、清。
[96] 黎靖德辑《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朱子全书》第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394页。
[97] 黎靖德辑《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朱子全书》第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399页。
[98] 黎靖德辑《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朱子全书》第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399页。
[99] 黎靖德辑《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朱子全书》第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401页。
[100] 杨士聪《甲申核真略》,《甲申核真略(外二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第8—9页。
[101] 卢泾才《杀贼誓言》,《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97页。
[102] 刘宗周《恸哭时艰立伸讨贼之义疏》,《刘子全书》卷之十八奏疏,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影印本,1968,第1258页。
[103] 宗敦一《大彰衮钺事疏》,《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657页。
[104] 史可法《论从逆南还疏》,《史忠正公集》卷一,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第11页。
[105] 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第6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