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黑洞——弘光纪事 > 第98章完结

第98章完结

短短一二年内,发生在陕西的起义,“其有名目者”(已闯出名头的),即有紫金梁、满天星、蝎子块、老回回……“凡二十四家”,晋、豫两省则有英王、王镇虎、朱温、赵令君……“凡三十八家”;又说“贼尽响河北”[73]亦即影响遍及河北全境,非以“蜂起”则不足以形容。而南方虽有零星事件,却始终未显燎原之势;相反,以我们前面举到的几例,倒有些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官府轻易即予摆平。更有甚者,南方民众对于南下的北方造反者,一般不表支持,反而排斥、抵制,乃至与官府、官军联手打击。在北方,造反者所到之处迎附蜂起,常常里应外合。甲申国变后,赵士锦一行逃离北京南还,北方沿途多是乘乱而起态势,一过淮河,情形立变,由此以迄东海,州县居民纷纷组建乡兵,严防死守,欲将“贼寇”坚拒门外。前述桐城民众对张献忠,也持敌意。众多史述显示,李自成、张献忠在南方各地(荆楚至江浙,以及四川),难以聚集在北方的那种“人气”;南方民众与他们的关系即便不是排斥的,也在心理上表现疏离状态。

这岂不有乖“逻辑”?既然南方民众生存也很逼仄,所受压榨或且过之,一样苦大仇深,为何不与北方民众同仇敌忾呢?“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74]依照阶级斗争学说,解释不通。

除了阶级斗争,有别的解释。民风大概就是一种可能的解释。一般认为,北人剽悍,南人柔弱。南人缺少北人那种孤注一掷、好勇斗狠的气质,比较懦弱,比较胆小,容易息事宁人。以此性格,不光慎于“举事”,连“从乱”也不大敢。这种地域之见,通俗易懂,又似乎总能验之于日常见闻,因而弹此调者历来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