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侄不能禁也。”[56]乙酉年元旦日,“观灯浩叹,为路人所窃指”[57],行迹已露。有说高梦箕胆怯,将太子转移金华,但朝廷已得情报,“上亟遣内臣冯进朝追回,至绍兴,方及。”[58]有说高梦箕“惧祸及己,乃赴京密奏”。[59]总之,事情公开化了,太子被安排暂居金华观音寺。然后,朱由崧重新派出级别更高的太监李继周为特使,以正式礼节“持御札召之”[60]。三月初一甲申日,太子送抵南京。就此,太子案正式拉开帷幕。
九
似乎古人还没有什么政治保密意识;抑或事涉太子,朱由崧轻易不敢造次。总之,我们不知该说他不乏诚意,还是缺心眼儿,反正很不注意封锁消息,以致满城皆知:“都人初闻太子来京,踊跃请谒,文武官投职名者络绎。”[61]情形一旦如此,朱由崧又后悔当初措施失当,临时传旨,“谕文武官流行私谒,自此众不得见。”[62]
进城之初,把太子安排在南京兴善寺,但当天即“中夜移太子入大内”。[63]大内,便是洪武门以内。为何移往大内?显然与禁止私谒的命令配套;如不变换住址,只怕禁令也不能尽阻设法与太子相见的人。而且是连夜更换,更透出紧张与诡秘;白天,由于可以随便拜见太子,惹出了一些事。比如曾在北京旧宫当差、前去探望的张姓和王姓两位太监:一见太子,即抱定大恸,见天寒衣薄,各解衣以进。上闻之大怒,曰:“真假未辨,何得便尔!太子即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敢如此!”遂掠二竖俱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