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徐思玉毫不领情,他出示了侯景的奏章:异等弄权,乞带甲入朝,除君侧之恶!
朱异也一把年纪了,听了这话几乎当场晕倒,羞惧交加。+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大家的反应史书没有描绘,但也可想而知:弄了这么大动静,原来全是为了你朱异啊!
此时萧衍也懒得追究,答应徐思玉派遣使者前往侯景营中犒劳。侯景此时媚眼四抛,此举意在麻痹梁朝,可以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不过,意外的场面出现了。侯景本对来使毕恭毕敬,扮演得极其逼真。可来使突然心血来潮,询问:“今日举兵以何为名?”
侯景非常老实地回答:“欲为帝也!”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愣了:搞了半天,都在演戏啊!唯有侯景的谋士王伟忙上前打围场:“除奸,除奸!”不过,恶言既出,覆水难收,那位倒霉的来使也被直接扣留在侯景营中——早知如今,何必多此一问呢?
探得虚实后,侯景心中有底,便率兵急进——秦淮河成了台城前的最后一道障碍。_狐`恋_蚊-穴/ `首′发/秦淮河上最主要的通道,是一座名为朱雀桁的浮桥。朱雀桁是船连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为秦淮河上最大的浮桥。
侯景军队驻扎在浮桥以南,梁朝军队呆在北岸,防守朱雀桁的是东宫学士庾信——这样的要害之处竟然派文士防守,梁廷的缺兵少将可想而知。庾信是南北朝时最牛的诗人之一,是杜甫的偶像。(庾信诗文的成就还得归功于侯景,没有侯景造成世事沧桑的变化,庾信还真写不成那些传世名篇来。这有杜甫的诗句为证——庾信文章老更成。)诗文虽好,打仗庾信完全是草包一个。
而萧纲还是把这关键之处托付了这个百无一用的诗人。见敌兵即将到来,萧纲也是方寸大乱,忙命令庾信拆毁朱雀桁——虽然无碍大局,但好歹能拖延侯景一段时间。对建康城而言,时间便是最好的救星。可这时,萧正徳这个内应发话了:“一旦拆去浮桥,百姓必然人心浮动!”萧纲是优柔寡断之人,便下令停止。
这时,侯景的军队赶到了!庾信慌忙再命手下拆去浮桥,可这回已是难如登天了。~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侯景军队乱箭四射,吓得庾信连忙躲到营门之后。为了压惊,庾大才子捡了一根甘蔗犒劳自己。
而侯景却存心不让他啃这根甘蔗。乱箭不依不饶,依然飞奔而来,一只不长眼的竟然射到庾信的门柱上。庾大才子吓得率军逃走,那根啃了半截的甘蔗,在空中被他扔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线!
朱雀桁只被拆掉了一只浮船,其余皆完好无损。由于北岸有萧正徳的内应将船连接而成,侯景便轻松过了秦淮河。此时,萧正徳也率军和侯景会师,一时叛军气焰极其嚣张。
而反观梁朝上下,草包的并非庾信一人:上次丢了采石城的王质本率三千精兵援救庾信,可路上一遇叛军,还未交手,便立马逃走;其余防守石头城的萧大春、防守白下的萧元贞也是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萧纲苦心经营的外围防线一日之间全部崩溃,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座台城可供防守!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02
水深火热——半世繁华一朝尽
台城是内城,又称“苑城”,是萧衍当时居住、办公的场所,相当于明清时的紫禁城。台城外的重要场所,如太子的东宫、萧衍出家的同泰寺、左卫府等已尽数被侯景占领。太子的东宫成了侯景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场所,东宫的数百歌妓难逃厄运,被侯景逮来随意赏赐给贼兵;而同泰寺的和尚再也等不到堆积如山的赎身钱财,即日倒有可能成为城墙下垫脚的肉泥。
建康城几乎全部沦陷,只剩下台城巴掌大的一块地,还有那绝望的十万民众。
可所有的人都不愿放弃。在生命面前,佛寺的尊严、官员的威严此时都不值一提。寺院平时拥有无数的特权,而此时在一纸诏令后它们的钱库被掏了个底朝空,所藏之钱全被充为军资。王侯将相们也忘了往日的体面尊严,呼哧呼哧地在城墙下当起了挖土工,狼狈地干着体力活--每人起码得运二十担土。而太子萧纲也是率先垂范,跑到城墙底下挖土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