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为何要御驾亲政呢?派一个得力的助手不是更加省心。*如.闻_枉_ ^冕¢废.越^读+可惜,狡兔未死,良狗早烹;飞禽未尽,良弓已断——斛律光、高长恭们早已含恨九泉了。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还不如自己顶着上呢!
更重要的是,在他眼里,打仗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比女色、游猎、乞讨都要好玩。从小到大,高纬所学到的,所被灌输的只有一种思想:一切都是游戏,人生如此,社稷如此,只有玩得开心才对得起这辈子。打仗这游戏,他没玩过,这回一定要过把瘾。
要命的是,冯小怜也跟着高纬一起来了。比起打猎,她也更喜欢看打仗的热闹——真刀真枪、血光四溅的厮杀肯定特别好玩。
国色天香的女人,平时不一定是祸水;可我保证,如果被带到战场上,一定是。
而高纬,就带着花枝招展的冯小怜上路了。他手下的十万鲜卑精锐,不知道自己的命运竟然荒唐到要被皇帝身边的这个女人左右,要被她酿成的那股祸水席卷而走。
决战平阳
看着高纬终于来了,宇文邕乐在其中。,8!6′k?a·n^s?h?u·.¨n-e*t+
既然诱敌成功,按预先的设想,该决一死战了吧?
而这时,宇文邕突然宣布撤军了,而且要将所有的主力全部撤出晋州一带。有些人看不明白了:齐军的战斗力如此低下,更该以势如破竹的劲头,一举拿下才是。怎能示弱呢?
执意要来的是他,现在要走的还是他,这皇帝让人太摸不着头脑了。两位将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认为“取乱侮亡,正在今日”,不可放弃!的确,皇帝那声如同雷霆万钧的“机不可失”犹在耳边,今天,他怎么放弃了?
而宇文邕放弃的原因是,齐兵新来,锋芒正旺,而己方作战多日,早已疲惫,先暂时回避一下。别着急,还没到收网的时候。
宇文邕决定退回长安去。平阳,他当然不能放弃,这是他设下的诱饵。他把平阳城交给了梁士彦,一位当时并非异常特出的将领。可宇文邕有识人之明,梁士彦别的方面他难以预料,但打仗非常勇猛,不管如何危急,他一定会作殊死抵抗的。¢墈^书+屋- /最+欣¨章~踕?庚^薪′快·
宇文邕给了梁士彦一万精兵,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顶住,等我回来。
周军的主力就这么撤走了,齐王宇文宪担任了断后的重任。初来乍到的北齐军队,进攻势头很猛,打得宇文宪节节败退。靠着手下杨素、宇文庆、李彻等人的奋力厮杀,宇文宪才得以安然脱身。
平阳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齐军十万人马的进攻。起码,梁士彦和平阳守军的感觉是这样的。而愚昧的北齐也是如此判断。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8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平阳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齐军十万人马的进攻。起码,梁士彦和平阳守军的感觉是这样的。而愚昧的北齐也是如此判断。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正是宇文邕的狡猾之处。他自己的确回了长安休整,可大部队却没走。留下的主力,悄悄地驻扎在前线一带。距离晋州城,说远也远,恰好远到让齐军难以发觉;说近也近,近到可以派兵监视着北齐的一举一动,直至驰援平阳。
人数不多也不少,刚好六万。为何要留下这六万人呢?因为宇文邕的第一层目的在于诱敌深入,让北齐军队的精力损耗在平阳之下。只要梁士彦死命抵抗,撑住几日,他的目的便达到了。到时,周军反过来可以以逸击劳,整体反攻了。
而一旦平阳危急,这六万人可以速去救援;最坏的结果是,万一梁士彦撑不住,平阳沦陷,也可以立即摆出阵式与北齐决一死战。
梁士彦,朕把平阳交给你了。你要死战到底,血流成河也不能后退半步,而我需要休息,更大的生死之战等着我。
平阳城下的决战
攻防的角色转换很快,有点让人目不暇接。不过受伤的依然还是平阳城,只是守城的变成了周军,而围攻的成了齐军;攻防人数上与上次相当,还是十万围攻一万。
过程如出一辙,而平阳城的命运还会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