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 第95章完结

第95章完结

凰枝”也是这样。查一查长安县志你就知道,长安附近渼陂这一带的路上种的都是梧桐树,这是当时真实的景物。渼陂这一带的梧桐树碧绿碧绿的,非常美。美到什么程度?美到连凤凰都愿意落在这里,终老在这里再也不走了。所以杜甫说“碧梧栖老凤凰枝”,“碧梧”是名词,“栖老凤凰枝”是形容碧梧美好的短句,也是可以颠倒的。他的重点在“香稻”、在“碧梧”,因为这样才能增强香稻的多、碧梧的美,才能给你这样的感觉。杜甫这里的颠倒,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那些现代诗把句子、文法颠倒了,不是不可以的,如果它是有道理的,它尽可以颠倒。但区别是,当时写现代诗的人,有一些好的作者,他的颠倒是有道理的,他颠倒的结果,果然造成了一种诗歌感发的效果,当然就是好的;可是有的写诗的人,自己本来就没有东西,他是故意写得让你看不懂,那就是不好的。

杜甫的《秋兴八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他所用的意象往往可以超越现实。比如“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用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形象。这些形象有时你也不懂,“织女机丝虚夜月”是什么意思?这是说昆明池旁边有个织女的雕像,昆明池就象征着银河,可是这个石头的织女,她织不出布来,她只能对着天上的明月,而织布机是空的,什么都没有织出来。杜甫干嘛要用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什么意思?这个形象是写唐朝经过几次战乱以后老百姓生活的贫困。杜甫用的是《诗经·大东》上的句子,“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这是说周朝时经过战乱之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什么都没有,织布机上当然就织不出布来了。杜甫用“织女机丝虚夜月”这个形象,你看起来莫名其妙,可是他是有着具体的意思的。杜甫的《秋兴八首》里很多都只是一些个形象,这些形象都包含了很多的意思。所以现代诗里有时有一些漂亮的、奇怪的形象也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