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223章完结

第223章完结

海瑞在淳安任上做不了少好事,改革了许多弊政,几年后,他总结经验,编成了一都书,叫作《淳安政事》。-p′f·w^x¨w`._n?e/t\其中兴革条例有一个判断和处理疑狱的条例:“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刀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⑤。海瑞所以如此主张,是因为乡宦谋夺小民田产,用假契侵界威逼,为富不仁,比比有之。这一条例,他在仕宦当中一直是身体力行的。

因为得罪了胡宗宪和鄢懋卿,海瑞虽然把淳安县治理得很好,最后还是被排挤离任。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瑞调任嘉兴府通判,鄢懋卿指使党羽弹劾,降职为江西兴国知县。在兴国一年半,海瑞又办了不少好事:清丈了田亩,均平赋役,减少了冗官,打击了豪强,大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嘉靖四十三年(1564),海瑞被调到京城,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海瑞在京任职期间,进一步了解到明王朝的黑暗和腐朽,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认为非大声疾呼不可。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海瑞冒死向嘉靖皇帝上了一个《治安疏》⑥。他在疏中明确指出:“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他说:“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但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那样的圣君,都未能久世不终。/E_Z\晓`税!网/ ~首!发-“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仲文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海瑞向嘉靖皇帝提出几项具体建议:一、停止玄修,日视正朝,与大臣们研究国计民生之大计,痛改几十年来君道之误。二、节约用度。他说:“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而陛下何不为之?”三、端正职守。他针对官吏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的弊端,提出“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

在奏疏中,海瑞在引用贾谊的《治安策》后说:像历史上汉文帝那样的贤君,尚多怠废之政,“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在历数嘉靖的过错后,海瑞直言无隐地说:陛下“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嘉靖帝常自比为尧,号尧斋,海瑞说他连汉文帝也不如,他怎能不冒火。海瑞批评嘉靖最尖锐的几句话是:“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亿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这样大胆尖刻地批评皇帝,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难怪嘉靖看后大怒,要把他判处死刑。可是当他听左右的人说,海瑞素性刚直,居官清廉,并不怕死,早已准备好了后事,嘉靖又有些犹豫了。_秒!章-踕*暁′说?徃? /勉_沸.岳*黩,最后把海瑞下狱囚禁起来,直到嘉靖死去,才被释放出来。

海瑞不仅是一位著名清官、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经济学家。

隆庆三年(1569),海瑞调升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管辖江苏和安徽两省南部的大片地区。巡抚衙门设在苏州。海瑞任应天巡抚的时间虽然只有七个月,却是他一生中最有作为的一个时期,也是最能反映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才能的一段时期。

应天十府历来号称鱼米之乡,但实际上百姓的生活异常困苦,江南粮差的繁重为全国之冠,加上土地集中的现象十分显著,特别是松江,乡官田宅之多、奴仆之众,两京十二省无有。海瑞一上任,告乡官夺产者就有几万人。因此,海瑞说:“其间可为百姓痛哭、可为百姓太息者,难以一言尽也。”⑦更兼那一年江南发生了严重水灾,粮食紧张,农民纷纷逃亡,甚至铤而走险。海瑞决心改变这种局面,拯斯民于水火,为此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是兴修水利。海瑞推行以工代赈的办法,把赈灾和治水结合起来。经过调查研究,他了解到水灾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多年来水利失修,造成吴淞江淤塞,使太湖的水无法宣泄,一遇雨水过多,太湖便泛滥成灾。海瑞认为,太湖滨岸粮食的收成,不仅关系到当地千百万人民的生活,同时对整个国计民生也有很大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