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死,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墈~书`君* !埂/芯¢嶵_快.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被诛,同案受诛的功臣宿将及其他人达一万五千人。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颁《皇明祖训条章》。汤和卒。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亡,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帝。开始削藩,周珠被废为庶人,徙云南。1399年建文元年废齐王,湘王自焚。燕王朱棣举兵反抗朝延,“靖难之役”开始。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兵伐燕,败绩;代之以李景隆,再败。1400年建文二年都督盛庸、山东参政铁铉败燕兵于济南。罗贯中卒。1401年建文三年燕兵与朝廷军大战于河北、山东等地,互有胜负。1402年建文四年燕王率兵直趋南京。六月,南京破,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位,是为成祖。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儒及其他不附者甚众。大封靖难功臣。1403年永乐元年复周、齐、代、岷旧封,继又开始削诸王护卫。明朝遣行人邢枢往谕奴儿干,海西,建州、野人等女真人三部酋长及部众归附。1405年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率舟师首次出使西洋诸国,至永乐五年九月还。1406年永乐四年讨安南。始议营建北京。1407年永乐五年安南平,置交耻布政司。《永乐大典》修成。1408年永乐六年九月,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至永乐九年六月还。1409年永乐七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明使郭骥,丘福率有军征讨,败于胪朐河。明朝派内官亦失哈到黑龙江出海口建奴儿干都司。1410年永乐八年明成福率师首征漠北于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1411年永乐九年倭寇掠浙江盘石卫。因倭寇屡扰沿海,官司告谕日本巢捕。1412年永乐十年郑和第三次出使西洋,至永乐十三年七月还朝。1413年永乐十一年开设贵州布政司,改土归流。明宦官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儿干及库页岛巡视,并于这年秋建永宁寺。1414年永乐十二年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刺马哈木。1416年永乐十四年满刺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命郑和等偕往,此系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至永乐十七年七月还朝。1417年永乐十五年四月,颁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于两京六部、国子监及府州县学。1420年永乐十八年唐赛儿超义于山东益都,为明军所镇压。始设东厂。1421年永乐十九年定北京为首都,改南京为陪都。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至明年八月还。1422年永乐二十年明成祖第三次出征漠北,讨阿鲁台。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明成祖第四次出征漠北,讨阿鲁台。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第六次出使西洋,同年还。明成祖第五次出征漠北,归途中病死于榆木川,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1425年洪熙元年仁宗卒,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宗。始设巡抚。1426年宜德元年明宗室汉王朱高煦反,宣宗亲征,朱高煦降。1427年宣德二年罢交耻布政司。1428年宣德三年宜宗巡边,击兀良哈部于宽河。1430年宣德五年诏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郑和于宣德六年正月在太仓刘家港天妃宫立《通番事迹碑》,十一月至福建长乐,于南山寺立《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明年始扬帆出海,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1432年宜德七年亦失哈率官军等十次到奴儿干巡视,于第二年重修永宁寺。1435年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卒,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英宗,九月,王振入掌司礼监。王振招权纳贿,为明代宦官乱政之始。1441年正统六年以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宦官曹吉祥监军,发兵击麓川思任发。1442年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卒,王振专权更甚。广西大藤峡地区瑶、壮族人民起义。1447年正统十二年叶宗留于福建政和领导矿工起义。1448年正统十三年邓茂七在福建沙县领导农民起义,称“铲平王”。尤溪炉主蒋福成响应邓茂七的起义,发动起义,与茂七军会合。明朝遣将镇压叶、邓起义军。叶宗留中流矢牺牲,余部由叶希八领导,继续斗争。1449年正统十四年二月,邓茂七率众攻延平,中伏,茂七中流矢牺牲,侄邓伯孙率余部继续斗争至三月被俘牺牲,福建义军失败。五月,叶希八等受朝廷招安。湖广、贵州苗民起义。七月,也先率瓦刺兵扰大同,王振挟英宗亲征。八月,英宗还至土木堡被瓦刺所俘。王朱祁钰监国,九月即帝位,是为景帝。十月,也先率兵围攻北京,兵部尚书于谦领导军民抗击瓦刺,保住北京城。1450年景泰元年瓦刺数扰边镇。被明军击败。英宗回北京,幽居南宫。1452年景泰三年废英宗长子、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景帝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