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清晰有力,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此乃‘格物’之理,我称之为‘杠杆之理’。”
陈安目光扫过众人因过度震惊而显得有些呆滞的脸庞。
“想必诸位或曾见过军中匠人打造投石车,以巨石摧城拔寨;或见过乡间农人使用桔槔,轻取深井之水。”
“彼等器物,虽形态各异,然其核心,皆暗合此‘杠杆之理’。”
“今日,我将其最根本之形展现于诸位面前,便是要告知大家,所谓‘格物’,便是要从这纷繁万象之中,找出那不变的‘道理’。”
“掌握此理,便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以一人之力,行十人、乃至百人之功,亦非难事。”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引人遐思的意味。
“试想,若将此理推而广之,我大秦未来开山修路,是否能更有效率?兴修水利,是否能调动更巨之水流,灌溉更多良田?”
“乃至军械革新,打造更为精良坚固之守城器械,更为迅猛之攻城利器,是否皆能由此生发出无穷之可能?”
陈安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学员们思维的闸门。
他们眼中原先的震惊与不解,渐渐被一种名为“恍然大悟”与“无限憧憬”的光芒所取代。
原来,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军国利器,其根本原理竟可能如此朴素。
原来,掌握了这些“道理”,他们也能参与到改变大秦的伟业之中。
强烈的自豪感与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在每一个年轻学子的胸中激荡。
然而,就在这股热潮之中,角落里,几位心思更为细腻,或家中曾有匠人长辈的学员,却在短暂的兴奋过后,悄声议论起来,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
“陈大人所言之理,固然精妙绝伦,威力无穷……”
其中一人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担忧。
“但……如此‘奇术’,若是不慎外泄,被六国余孽,或是北地匈奴、南越蛮夷学了去,用以对付我大秦……”
“嘶——”
旁边几人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兴奋与憧憬之色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
(PS:关于教学的剧情首接就到这里了,毕竟要教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全部都写的。
那样篇幅就太长了很无聊的,你们看的也没意思,毕竟大家是来看书的,不是来复习以前那些知识的。
所以后面关于这批学员的学习情况我后面不写了,我会选择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