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黑洞——弘光纪事 > 第86章完结

第86章完结

干?费银若干?余银若干?如发兴屯银两,今屯未兴而原银化为乌有。若置之不问,亦可惜矣。诸如此类者,当察明清理,为兵饷之用……今后不论是何衙门,有一官便有一官职掌,不得坐耗储糈,见害则避,见利则趋,须改弦易辙,实心为国雪耻复仇,以尽臣职。[136]

他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注意:许多钱下落不明且不被追究,成为无头账。从他的叙述,我们发现两点:第一,不是贪污造成(虽然可能存在贪污),而是制度混乱所致,疏漏百出,支取、投放之后并不随以严格的审计;第二,这里只举了军队造船、屯田用银两个例子,但推而可知必不限于此——制度相同,既然此处稀松,他处也绝无严谨周到的道理。

还有一种情形。例如乙酉年二月二十二日,御史郑瑜纠朱大典先前任漕抚时“侵赃百万”。圣旨批答:“朱大典创立军营,所养士马岂容枵腹?岁饷几何?不必妄计。”[137]郑瑜所纠固然有不属实的可能(不负责任或出于派系的纠弹并不少见),但圣旨的批答也实在糊涂得紧。糊涂之一,仅凭推测、未经核实,即假定那笔钱用于军饷开支;糊涂之二,就算用于军饷,漕银是漕银,军饷是军饷,两笔款子应按规程各自收发,岂能随意混淆、处置?这都显示制度本身太过苟且。

现象显现于财政,但根子在别处。如果朝廷能够认识到手中钱一毫一厘都来自百姓——像本文开始所说——国家的作用不过是汇聚民力、代为管理并使之用于国家共同利益,它还会这样玩忽人民钱物吗?问题就在于朝廷把人民的钱,看成了自己的钱,怎么用都是它的自由,糟蹋掉也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