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 第148章完结

第148章完结

便很多,由此梁朝的商业也是异常繁荣。可是到了梁武帝统治中期时,却出了问题,大伙儿发现铜钱越来越少了,做起生意来非常碍手碍脚。在梁朝,铜钱本是商品流通最主要的货币。没了它,妇女们买不了绫罗绸缎,百姓买不了柴米油盐,商人也做不成生意。铜钱没了,朝廷便发了告示:以后做买卖不准用铜钱了,改用铁钱!

这是很可怕的倒退!铜钱之所以能成为硬通货,是它较难仿造,大伙都信任它;而铁钱却很容易模仿。同是一块铁,打成锄头,只能耕地;可只要多花点功夫,在自己家里砸几下,便能铸出一大堆铁钱来,到市场能买到一大堆锄头来,那你肯定会选择后者。这样一来,很多人都义无反顾地涌入了锻造假币的队伍。结果梁朝市场上流通的铁币堆积如山,严重贬值,由此物价暴涨,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那么铜钱跑到哪里去了?难道被某个别有用心的人囤积了,以此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不是的,其实全被萧衍贴到佛的金身上去了。比如,白马寺曾要造一尊无量寿佛,可是用光了四万斤铜,结果连佛的胸口都到不了。没办法,又只得特批了三千斤。而别的小寺庙,造这些佛像用了上万斤铜的比比皆是。而梁朝有多少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百八是唐朝才子杜牧为琅琅上口写的。实际上,当时的梁朝有寺庙2846座,僧尼82700余人。仅在天子脚下——建康城就有大寺700余所 。这么多寺庙,要铸多少佛祖铜像,要耗费多少铜钱,可想而知。有些铜钱来不及熔化,还挂在新铸的佛像的衣襟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