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 第149章完结

第149章完结

而萧衍还虔诚地自称是“三宝奴”。-0?0?小¢税?旺. ′埂·鑫¢罪/全?既然是佛祖的奴隶,当然得给佛祖的现身之所——寺庙捐点赞助。一个人力量有限,得把有钱人都发动起来。如果光靠硬性摊派的索捐,那些百官富豪肯定是不大心甘情愿的。萧衍琢磨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卖身献佛。他四次放下天子之位,跑到同泰寺里当起了普通的和尚。

第一回,他当和尚的时间很短,只用了四天时间,百官没掏钱。

第二回,有了经验的萧衍琢磨到这是个生财之道,死赖在同泰寺不走。这样一来,天下无主,诸王百官自然急了。而当时的风俗是,和尚返俗和妓女从良都一样,得交一笔赎身费——妓女得交给老鸨,和尚得交给寺院。百官探到的口风是:得交上一亿万,同泰寺的和尚才会放人。大伙西拼东凑,终于凑到了一亿万,然后集体跑到寺院的东门口山呼万岁,呼唤萧衍回来当皇帝。萧衍倒不着急,磨蹭了三次,才答应回宫。+w`d?s,c¢w¨.·n¢e_t^

过了十几年,萧衍又犯了当和尚的瘾,百官再次大放血。紧接着,第二年,他又故伎重施,赎身的情形与前几次又如出一辙。而且,他每赎一次,便要郑重其事地更换一次年号,以此纪念。

有了这几笔史上最昂贵的赎身费,同泰寺的和尚自然赚得盆满钵满。在这几场赎身的闹剧中,捐的钱都是从百官诸王的腰包里掏出来的,没有花国库一分一文,也没有耗费百姓的民脂民膏,看似萧衍是很有分寸的,十分爱民的。可那些官员在这里丢失的,他们都会从百姓里加倍刮回来!

中国信佛的皇帝举不胜举,但能达到萧衍这种痴迷境界的却为数不多。对别的皇帝来说,佛祖是拿来利用的;可在萧衍这里,佛祖是自己真心来膜拜的。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91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武帝的冰火两重天

如果只是贪残,如果只是奢侈,梁朝的歌舞升平应该还能继续延续下去。¢看-书+君? ?已*发-布^罪!新\章,劫,但和贪残、奢侈相伴相随的往往是糜烂、柔弱,梁朝的士族也沾染了这可怕的病菌,这让梁朝的统治坠入到崩溃的边缘。

对于六朝的士族,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以为他们光靠着高贵的出身,一辈子都过着神仙的逍遥日子,平时喝点酒,再吐两口血,吟几句诗,搂搂身旁的小妞,称钱为“阿堵物”,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潇洒样。

其实,自汉魏以来形成的士族,他们的形象并非一向如此,他们也曾英明神武过,他们不是生来就是堕落的。

魏晋士族最早的前身应是东汉时的豪族。他们趁着东汉皇权衰落的局势,日渐壮大。到了董卓之乱时,更是各占一方,最后形成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别看汉末三国时是曹操、孙权、刘备、袁绍等各路英豪打来打去,其实背后都是各地的豪族在争抢着自己的利益,曹孙刘只是他们的代言人而已。

后来,司马家族能易如反掌地夺取曹家的江山,也是得到了北方这些世家豪族的支持——他们不再忠于寒族出身的曹家。可是,司马家族虽然统一了江山,却统一不了豪族:中央是集权了,但地方豪族的力量还是大得惊人。在西晋一统的局面下,士族的力量没有削弱,司马家族容忍、默许了他们的发展。豪族占据地方,左右朝政,能量极为强大。而原先的豪族在汉魏交替、魏晋轮换的改朝换代中也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了更加不可一世的士族。

可是,西晋的统治却昙花一现,引来了五胡乱华,中华文明由此也差点走向崩溃的边缘。皇家的力量极为微弱,根本无力再造河山。结果司马家族在北迁士族的拥护下南渡,在南方站稳了脚跟。没有士族的力挽狂澜,或许我们的文明会比罗马文明更早地走入中世纪的黑暗中。

王谢家族是这些北迁士族中门第最高的。东晋朝廷之所以能在江南苟延残喘,全靠了王谢几家的功劳——王家兄弟让司马家重振河山;谢家叔侄挡住了前秦的入侵。东晋一朝,王谢等几大家族轮流掌控朝政,被称为士族高门,成员主要以舞文弄墨为业;北来之人还有能征善战之徒,可他们门第不高,多数聚居于丹徒京口里一带,专门负责舞枪弄棒,被称为豪门将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