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151章完结

第151章完结

在与陈友谅交战中,太祖用了刘基之谋,以逸待劳,连战连捷。?x¨x*i.a,n?g*s+h¢u`..c+o?m\先是陈友谅遣赵普胜攻太平,程允、汪炳大败赵普胜。获粮万余石。赵普胜又攻打青阳(今奏徽青阳县)、石埭(今安徽石埭县)等县,太祖大将张德胜与普胜战于栅江口,大胜赵普胜军。不久,徐达、俞通海、赵德胜等击赵普胜于栅江营,大胜,敌弃舟逃窜。获汉军巨舰艨艟无算,很快占据池州(今安徽铜陵市)。太祖大喜,升徐达为同知枢密事,其他诸将亦各有升赏。元至正十九年(1359)秋八月,遣徐达攻安庆,自无为(今安徽无为县)登陆,夜至浮山砦,击败赵普胜部将胡总管兵,追至潜山界,陈友谅急遣参政郭泰领兵追至沙河迎战,徐达再次大破汉军,斩杀郭泰,获辎重无算,军威大振,并乘胜攻占潜山(今安徽潜山县)。

太祖兴兵平汉之所以初战连连告捷,正是因为采取了刘基“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的战略决策所致。

太祖要重赏刘基,刘基以为王业初创,力辞不受。陈友谅不意连败,大怒,兴师攻安庆。太祖想亲征,问刘基以为如何,刘基力赞之。/躌+4?墈?书¢ _追*最.新-璋¨結.于是太祖将兵攻安庆,自旦及暮未能克捷,大将俞廷玉阵亡,诸将大患,士气稍挫。在此关键时刻,刘基请太祖悉主力直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捣陈友谅巢穴。时汉军精兵锐卒集于安庆,江州空虚,吴军悉西上直趋江州,出其不意,只得仓皇率妻子逃奔武昌(今湖北武昌)。陈友谅大将、龙兴守将胡美,密遣其子与太祖商洽,如胡美投降,不要解散或整编他的部曲。太祖有难色,刘基从身后踹太祖所坐胡床,太祖顿悟,一口答应。胡美如约率部来降,江西诸郡皆下,为朱元璋平汉打下坚实可靠之基础。

是时刘基丧母,军事紧急,基未敢言,江西诸郡平定后,请求还乡葬母。适值苗军反叛,以至金华、处州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被杀,浙东军心摇荡,刘基于此急迫之时,赶到衢州(今浙江衢县地区)与守将夏毅共商安抚各属邑,又与平章邵荣等共谋收复处州(今浙江丽水县地区),一场动乱始定。方国珍一贯敬服刘基,刘基服丧期间,致书吊唁,刘基在复书中力宣太祖威德,方国珍主动入贡太祖。刘基服丧期间,朱元璋亦几次投书叩问军机,刘基亦多次复书条陈,所言皆中机宜。不久,刘基回京,太祖正在增援安丰,刘基谏止说:“汉(陈友谅)、吴(张士诚)伺隙,未可动也。-E+Z.晓,说?王* +已-发·布¨最~新¢蟑+截¨”③太祖不听。陈友谅听说太祖增援安丰,乘概率师包围洪都(今江西南昌),太祖对刘基说:“不听君言,几失计。”④于是亲自统兵救援洪都,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主力各不相让,一日激战几十次,太祖坐胡床督战,刘基守候在太祖身旁,突然刘基跃起呼唤太祖急速换船,太祖匆忙转徙到别的战船上,尚未坐定,巨炮击中原来太祖所坐胡床,太祖所乘指挥船立即被炸得粉碎。陈友谅在楼船高处,见此情景大喜。不料太祖仍挥舟急进,汉军上下俱惊,士气丧尽。当时太祖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相持三日,未决胜负。这又是一个紧急存亡关头。刘基为太祖计,欲取主动,必急速移军湖口,誓死扼守,并于鄱阳湖出口处埋设巨木尖钉,使汉军舰艇无一能通过。决战之日,太祖军以逸待劳,陈友谅军瓦解崩溃,陈友谅本人亦于败逃中毙命。不久太祖大军临武昌,陈友谅子陈理请降,至此太祖消除完成统一大业中的一大心腹之患。此后朱元璋又东攻张士诚,北向中原,推翻元廷,完成王业,他的战略步骤都不超出刘基初见太祖时所言之范畴。

江南略定后,朱元璋创建吴政权,命刘基为太史令。刘基上大统历,定正朔,接着又劝太祖下罪己诏,平反滞狱,这些措施对稳定政权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于是又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想对一些囚犯处以重刑,刘基问他是什么理由。太祖谈了些莫须有的原因,刘基估计不久吴国又将得士得众,让太祖且稍待,三日以后,海宁投降,吴国扩土得众,太祖大喜。太祖把即将处以重刑的囚徒都交付刘基处理,刘基把囚徒全部释放。在江南统一、粮足兵精的情势下,朱元璋于戊申年,即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中国封建史上又一个汉族地主阶级政权——明王朝正式创建。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于是刘基成了大明王朝的重臣。明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